江南APP官方网站整个金融业分为哪些细分的行业和领域?其中的商业生态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3-09-17
 江南APP官方网站整个金融业分为哪些细分的行业和领域?其中的商业生态是怎样的?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 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

  江南APP官方网站整个金融业分为哪些细分的行业和领域?其中的商业生态是怎样的?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 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 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江南APP官网。IBD适合工作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

  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 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 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江南APP官网,贬义词,英语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 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江南APP官网。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几个 billion的fund都算很小的。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 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 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 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 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 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公司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经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

  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买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公职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 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商业生态这个课题太复杂,比“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这门课讲得内容宽多了,力所未逮,仅尝试把行业拆一拆。

  民工们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不可避免的经常会在外遇到各类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经常会遇到以下情景。

  补充一个角度,不从“买方卖方”也能大致理解。直白的说,金融业的细分,就靠十二块“金牌”——不是发给岳飞的——“金融牌照”。相当于工商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分的明白:

  金融行业无非是两种事情,做股权和做债权。对应的金融两大监管部门证监会和银监会,保监会现在已经并入银监会。金融本身就是资本嘛,就是为实业服务的。股权是为实业企业融资做股权服务,当股东;债权是为实业企业做债权服务,当债主。

  股权方面,会稍微比债权高级一点点。股权投资啊、投行啊、券商啊、私募股权基金、证券投资基金、量化基金啊、对冲等等基金投资类的。基本都是受证监会监管的,从事企业股权方面的买卖,从一级市场或二级市场上交易。或者直接从企业股权融资的角度上讲,投资天使轮、或者一轮二轮…到上市。这些都是从事股权行业的。我认为这是当前金融系最好的出路没有之一。比较高大上,见到的学到的也很多。每个项目基本都是千万级以上的。

  再说债权。归银监会管的这一类。主要就是为实业做债权服务。比如银行信贷部门、民间资本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小额公司、担保公司等等。这些都是从事债权的金融行业出路。当然如果是国有企业的话还是在债权里比较稳定的,是相当好的出路。其次是银行。银行对公能学到很多基础的东西,不过压力比较大。毕竟日均揽储七八千万不是闹着玩的,不过也不失为好出路。其他的去搞民间借贷,弄弄过桥,放放小贷这样,就比较金融非主流一点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很多干民间资本部门里的业务经理的,普通二本金融学历,年薪都在二十万以上。还不算有的介绍业务中间提几个点。

  最后就剩下一些比较零散的像银行柜员啊,这个真的不建议去做的很辛苦还学不到东西,就交给学会计专业的去就好了;学术方面,这个不用说了埋头钻研中西方经济史、宏微观经济学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各大企业的金融部门,有的叫战略发展部、有的叫投行部、有的直接叫财务部,这样的工作也非常不错,你会得到高管的重用,毕竟他们都是搞技术搞管理的不懂玩资本。有的人说还有期货、艺术品交易、贵金属之类的这些行业呢,那些说实话真不是金融业的出路。幼儿园毕业回去注册个号研究研究炒的都能比金融学博士好,与其说是金融不如说是一门社会艺术类学科。

  说到底最热门的出路也就是银行、基金、券商、资本公司等这些机构。每年翻来覆去校招社招也都是这些机构。不管从事什么,金融行业的出路毕竟还是薪资比较高的。但已经没有那么高大上了,比起西班牙语系、艺术系、电视编导系、搞个软件系、出国留学不回来了系之类的行业出路等的,算是个比较传统的老手艺了。举个例子:当你庆幸你可以西装革履的当一个金融白领去一家位置很好的写字楼里坐办公室的时候,做旅游、航空的可能正在环游世界一边辛苦干活一边享受美景;干文化产业的俊男靓女们正在舞台上一边辛苦彩排一边欢声笑语嬉戏打闹;而工作时间场所自由的的程序猿和设计狗们此时,可能还在家里的被窝里酣睡。